微信扫码下载
掌上有色App
客服
021-31330333
工作日8:30-17:30
APP
掌上有色下载
进群
终端

造电池大军再扩容!又有多家整车厂入局!产能将过剩?

来源: 电池网
发布时间:2022-12-04 13:57
上海有色网资讯中心,在线回答您的提问!
86078篇

作品

【造电池大军再扩容!又有多家整车厂入局!产能将过剩?】为保障供应链安全,比亚迪、广汽、长城、吉利、小鹏、理想、上汽、一汽、奇瑞、东风、奔驰、宝马、蔚来、特斯拉、现代、大众、Stellantis、本田、福特等国内外主机厂纷纷通过自研、自建、合建、入股等方式积极加码动力电池领域布局。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仅从造车新势力近日公布的11月交付数据来看,多数车企交付破万已成常态,而在去年,因为缺电池的问题,导致车型延迟交付现象还很明显,为缓解困境,整车厂开始把触角伸向电池领域,以最大限度避免“缺芯”带来的产业波动。

整车厂布局电池制造

11月16日,广州鹏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达50亿人民币。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之一的夏珩,经营范围包括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电池制造等。

此外,有媒体报道称,小鹏汽车计划自研电池,前宝马高级电池工程师仲亮已加盟负责相关业务,并组建一百人左右的电池研发团队。对此小鹏汽车官方辟谣:“没有电池自研相关计划。公司目前坚定聚焦汽车主业,控制成本并提高运营效率。另外,仲亮是小鹏汽车的老员工,长期负责对接各大电池厂合作。”

虽然,小鹏汽车官方辟谣没有自造电池,但不可否认随着电池成本上涨及供应链不稳定对整车制造带来的压力,已让不少车企涉足自研、自造电池。

10月27日,广汽埃安宣布其电池公司——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亿人民币。据悉,电池公司成立后将开展自主电池产业化建设,其中包括自主电池的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项目总投资将达109亿元。

据悉,该公司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由广汽埃安、广汽乘用车、广汽商贸联合投资,并由广汽埃安控股,业务范围涵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制造、电池材料研发及相关产品的技术服务等。

10月21日,蔚来电池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人民币20亿元,法定代表人为曾澍湘,李斌任董事长。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蔚来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公开资料显示,蔚来电池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涵盖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电池制造、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石墨及碳素制品销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电子元器件零售、电子元器件批发等。

此外,据电池网此前统计,为保障供应链安全,比亚迪、广汽、长城、吉利、小鹏、理想、上汽、一汽、奇瑞、东风、奔驰、宝马、蔚来、特斯拉、现代、大众、Stellantis、本田、福特等国内外主机厂纷纷通过自研、自建、合建、入股等方式积极加码动力电池领域布局。

整体来看,在市场倒逼下,整车厂商下场造电池渐成趋势。正如蔚来董事长李斌所言,“汽车厂商做电池是正常的战略。”

另外,电池网还注意到,上游资源端企业也已悄然进入电池制造领域,开始吃起“电池饭”。近日,锂矿巨头赣锋锂业控股子公司赣锋锂电分拆上市提上日程;碳酸锂生产商永兴材料控股子公司湖州永兴超宽温区超长寿命锂离子电池项目全面投产;铁矿巨头大中矿业建设锂电池制造项目……

产能过剩隐忧显现

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预测,2030年之前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5.6%,到2030年总体出货量或将接近5TWh。

需求带动造电池大军持续扩容,除了上述整车厂、上游资源端加速布局电池制造,电池厂及跨界巨头也在加码电池领域布局。

据电池网(微号:mybattery)不完全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仅在锂电池生产制造领域,新公布的投资扩产项目就多达84个,其中有69个公布投资金额,总金额超8427亿元,平均单个项目投资额超122亿元;公布年产能的项目有68个,总产能约2038GWh。

据统计来看,锂电池项目建设周期多数在0.5-1.5年之间,而目前大批企业官宣造电池不免让业内担忧未来产能过剩。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公开表示,2025年中国电池产能将会出现电池产能过剩。

同时从今年1-10月装车数据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51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同期减少3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211.9GWh,占总装车量比94.5%。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大,而未来跨界者能否成功分羹还未可知。

促进锂电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政策端也在发力。11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发展工作的通知》指出,从推进锂电产业有序布局、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保障高质量锂电产品供给、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五方面着力,保障锂电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